白泽blink

分享写作技巧,提示畅销秘诀,争取每日一更~ 欢迎大家吐槽、提问、分享心得~~

为什么我的读者老是说看不懂?

【信息量】

她是谁?她要做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是怎么认识他的?

小说中充满了诸如此类的信息。说到底,写作——阅读就是一次信息的传递。那如何确保读者能正确接受到作者信息,并且作出作者希望她作出的理解呢?(比如,作者希望读者在某处产生一种误会,这会使读者猜不到后面的发展)。

大部分网络作者只是一股脑地把想到东西塞进文章里,让词句裹挟着片段飞流直下三千尺,好一点的可以让读者享受一次或华丽或爆笑的细节沐浴,差一点的,当读者立定脚步时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已经被七零八落的内容冲刷得一点也无了。

其实一些小技巧就可以稍稍收拾起这种混乱的局面。

  •  设问句——设问句就像一个方向标、指南针,当读者在文章里找不到北时,一句设问尤有提纲挈领、激发兴趣的作用。

郑微这时眼泪已经流干,只是不停地吸着鼻子。她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林静为什么会不告而别,而且走得那么突然。她是哭昏了头,除了伤心和失望什么都不知道了,阮莞怎么看都比她要清醒许多。她说一阵,又伤心一阵,断断续续地总算把刚才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阮莞。

“为什么呀,我不明白,我哪做错了呀?我们先前还说得好好的,他忽然就走了。走就走吧,可也得跟我说一声呀,阮莞,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女主喊出的也是我们读者的疑惑,而且通过一再强调,加强了读者探究的心理,就好像在那个已经痒痒的地方又多撒了点痒痒粉,让人简直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真相。

  • 对话——把诸如“你吃了吗?”“你简直是笨蛋!”这里几乎不含带信息量的对话抛弃,打扫干净,空出位置来请有用的信息当家作主。很多读者都喜欢跳过大段的描写抒情直接看对话,所以要确保你希望读者知道的事情光看对话就能了解,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轻巧地避开大段的背景交代,以免让读者对过于庞大的信息量望而却步。

关于这点可以通过揣摩美剧的开头来学习。

分析一下以下的句子都给出了什么信息——

“让我们为你第20次考试不及格干杯,对了,好像今天还是你20岁生日?真不知道珍妮怎么会喜欢你这个窝囊废!”

“忘了他吧!你怀佳佳的时候他来看过你几次?现在佳佳都快要上幼儿园了,他却说要来接你回家,呸,他是知道你爸做局长了,巴巴地跑来要好处的!”

  • 就近原则——千万不要指望读者在读到3万字的时候还记得开头女主角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即使当时强调再三也未必能让读者心甘情愿地背着这个信息跋涉整整3万字),如果在这个地方你希望读者能迅速回忆起你曾经给过的线索并且领悟当下的状况,最好在两页前给出足够用的信息。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让角色之一说“你还记得……”或者“我们再来梳理一遍”等等提示性的语句,也可以重复那个场景,唤起读者的记忆。

要知道,人脑就像是一台计算机,暂存器里容不下太久以前的东西,所以在进入下一个情节前,先帮助读者把需要的信息从硬盘里转存出来,会让你们的信息对接更顺畅。

  • 缓慢释放——此原则和就近原则可以相辅相成。

不少作者写得兴之所至,洋洋洒洒交代主角的大段身世,或者在情节开始之处就急吼吼地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抛出来,让信息大珠小珠落玉盘响成一片嘈杂的合成音,这一是给读者的接收造成困难,二是给自己的写作造成障碍。读者在一片细节中茫然不知所措,理解力和记忆力在这片信息的海洋中捉襟见肘、应接不暇,必然会造成部分信息遗失、空缺;而对作者来说,虽然一下子倒出了积蓄多时的内容有种轻松爽快感,但她很快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了需要不断重新绕回原地的噩梦里——情节推进过程中,再没有疑问、线索可以拖长拉开场景的阔度,主角们在没有新的发现前只好面面相觑沉默不语,或者重复再重复已有的信息,让故事显得拖沓不已。当然,有时我们需要简单明快一击即中,但大部分时候,小说在和读者玩一种约定俗成的捉迷藏,一句可以说完的话,必须分三次、四次说,让读者在若干个可能性中苦苦追索。但这三次四次的说,决不是重复,而是随着情节展开而递进的。

“我弟弟死了。”

“我弟弟在我10岁时死了。”

“我弟弟在我10岁时淹死了。”

“我弟弟在我10岁时为了救一个小女孩淹死了。”

——这不但是简单的意义递进,而且负有提示重点的作用。“我弟弟死了”,可能强调他的孤独感,对生死的看法;“我弟弟在我10岁时死了”可能说明的是他的家庭结构此后产生了变化;“我弟弟在我10岁时淹死了。”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害怕水;“我弟弟在我10岁时为了救一个小女孩淹死了。”可以想象,女主就是那个小女孩:)

在这一系列递进中,读者只需要被告知能让她理解角色处境、来历、心态的那一部分最基本的内容就足够,说得太多就是一种信息溢出*。

 

*信息溢出: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它也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在确保主线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信息溢出,可以增加细节的真实度。比如“你吃了吗?”回答“吃过了”就是确保了主线的最低信息量;而回答“嗯,今天的火锅可真辣”就在正面回答之外产生了信息溢出。注意观察生活,其实大部分对话都会产生信息溢出。

评论

热度(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