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blink

分享写作技巧,提示畅销秘诀,争取每日一更~ 欢迎大家吐槽、提问、分享心得~~

看《官居一品》怎么写说服人

语言交锋,往往是小说中非常精彩的段落。

通过语言,A要战胜B的偏见、执念,甚至是信仰。这一来一往的言语交锋中,不知包含了多少谋篇布局的能力,洞悉人性的慧眼,以及语言诱导的智慧。比如《甄嬛传》,就有很多人津津乐道愿意去分析其中丝丝入扣的攻心话术。

今天我也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棒的例子,来自我非常喜欢的历史穿越小说《官居一品》。

先来完整看一遍。

第一一五章 新任知府(上)

  县衙后堂内,炕头小机上,几碟小菜,一壶老酒。沈默盘腿坐在李县令对面,听他一边用筷子敲打出节奏,一边浅吟低唱道:“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沈默知道,他唱的乃是宋代程垓一首词,词牌名唤《水龙吟》,唱的是‘回首池南旧事,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可谓满腔心灰意懒的归去之意,也算是历代士人仕途受挫后的集体写照了。

  李县令将整首词唱完,端起酒盅一饮而尽。伸手拭去胡须上沾着的酒液,这才无限失落道:“老夫已经写好辞呈,明日便递上去。”

  “大人离致仕还早呢,为何兴起此等念头?”沈默明知故问道。

  “你可知道知府大人这几日就要卸任?”李县令浑无所觉道。

  沈默点点头。

  李县令又道:“你可知道新任知府就在城外,只等黄道吉日进城了?”沈默又点点头。

  只见李知县满脸落寞道:“老夫今年五十一,错过这次机会,今生是休想再进一步了。”

  沈默摇头笑道:“不见得。”

  “哦?拙言有何高见?”李县令微微抬起眼皮道。

  “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学生看来,这次先生没有上去,却是一件好事。”沈默微笑道。

  “休要消遣我。”李县令瞪他一眼道:“老夫往日对你不薄!”

  “先生莫急,听学生为您分说。”沈默淡淡一笑道:“学生听说朝廷要特设东南六省总督,统筹整体抗倭,请问先生可有此事?”

  李县令颇为意外的看他一下,想不到这小子消息竟如此灵通,便微微点头道:“据说是有此事,但陛下并未表态,因此设立与否还在两说。”

  “八成是要设的!”沈默笃定道:“先从东南局势看,已经远超过朝廷的预料。学生观察去年全年的战例,竟有八成以上是发生在两省交界处。这说明倭寇已经抓住我大明卫所各自为战的弊病,专门在两省交界处登陆,一旦遇到官兵主力便窜入邻省,我军却只能隔省而叹,无法追击。所以设立总督,统一调兵,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李县令微微颔首,听沈默继续道:“再从朝廷近期的一系列人事任命看……去年年末,已经被定成死罪的福建都指挥佥事卢镗出狱,仍以都司在福建备战抗倭。与他同时论罪的李显也得以起复,为总兵官,在广东备倭;腊月里,广东都指挥佥事俞大猷奉命带兵北上,为宁台参将,负责浙东、苏南平倭;正月里,以能用兵闻名的南京兵部郎中谭纶,任台州知府;又有任环、汤克宽等骁勇善战之辈,也从各地被调往东南……请问先生,这说明什么?”这些消息,都是那日从沈老爷那里看来的。锦衣卫的邸报真不是盖的,几乎事无巨细,一一通报,只是繁复复杂,还得一条条挑出来。

  李县令坐直身子肃容道:“朝廷已经将抗倭视为头等大事,要集中我大明的精英良将,全力以赴的稳定东南局势。”不知不觉中,李县令已经用上了讨教的语气:“这么说,新任绍兴知府也必然精通用兵之道了?”

  “是的,绍兴府濒临大海,居于南北要冲,一旦全面抗倭,必然是战略重镇。”沈默缓缓点头笑道:“我想问一句,先生懂兵法、会打仗吗?”

  此言一出,李县令心中的郁结登时冰消雪融,使劲摸着前额道:“有理有理,现时非比往常,一旦倭寇来袭,知府便有守土之责,老夫可担不起这个责任。”说着嘿然笑道:“光想着五品官的位子了,却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拙言,我不如你啊。”

  沈默摇头笑道:“先生是当局者迷,学生是旁观者清,算不得什么的。”

  这话让李县令十分舒服,想一想,他便郑重其事道:“既然大明有事,我李云举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要抗倭还未成功,这个县令就一直当下去。”除了士大夫忠君爱国的情操之外,他这话里也包含着几多无奈……一旦真要开始全面抗倭,绍兴地处战场前沿,递辞呈就等于临阵脱逃,然后被逮进刑部大牢,身败名裂,贻笑千年。

  “大人高义!实乃晚生后辈之楷模。”沈默自然能体会他的心情,先是一脸钦佩的称赞,马屁之后便接着安慰道:“大人,国家有事,正是您建立功业之时,只要兢兢业业三五年,别说知府,就是布政使也不在话下。”战争是官员飞快晋升的阶梯,对于纯文官来说也是如此,当然前提是一直不犯错误,把上峰交代的事情办好。

  只见那李县令摇头笑道:“老夫不图升迁,只求能为抗倭大业出一份绵薄之力。”说着却又按捺不住的问道:“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给新任知府大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沈默轻声道:“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了……而且他既然身负重任而来,权柄自然重于一般知府,您应该首先调整好心态。”

  李县令点头道:“不错,具体呢?”人就是这样,一旦信服之后,便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懒得自己动脑子。

  沈默心说‘可算绕到这了。’便一脸平静道:“既然和府尊大人一损俱损,那他的麻烦大人就不能不管啊!”

  “他有什么麻烦?”李县令说完便恍然道:“城外的难民!”

  “先生英明。”沈默先赞一声,又沉声道:“府尊大人身负众望,必然为中枢瞩目,一旦难民处置不当,难免会影响他在朝中大员心中的形象,他必然会对先生不快。”说着单拳轻轻一握道:“反之如果先生把这件事处理好了,让府尊大人脸上贴了金,想必他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李县令面色阴晴不定的寻思片刻,终于沉声道:“好吧,开仓放粮!”说着从座位上站起来道:“拙言你慢用,本官现在就出城面见府尊大人!”

  “不是不合规矩吗?”沈默一脸奇怪道。

  “你都说是特殊时期了,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李县令挥挥手,便快步往二堂去了。一面走还一面高声下令道:“击鼓升堂,本官有要事布置!”

  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沈默长舒口气,他这番苦心劝说,其实不止是为报答李县令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是他想帮帮城外的难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说殷小姐便从外埠调来了数船粮米,散发给难民;比如说长子每天从城上往下系饭团子。而沈默认为,他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夹一筷子牛肉,细细的品尝起来,他满足的闭上了眼睛。

你发现沈黙用了哪些说服方法了吗?


一、故作惊人之语,引起对方兴趣。

某个知心姐姐曾经悄悄告诉我说:“安慰人是有套路的,最关键的,一上来要告诉她,‘这是好事’。”

确实,身心灵神书都是这么说的:

“感谢折磨你的人”

“苦难都是长相难看的礼物”

“困难是为了让你有机会证明你有多渴望成功”

“这是弱者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踏脚石”

……

我们一本书的文案,还写道:“3岁孩子总是对着干,怎么办?恭喜你,你的孩子进入了性格发展关键期!”

所以你看,沈黙也是这么干的。

  只见李知县满脸落寞道:“老夫今年五十一,错过这次机会,今生是休想再进一步了。”

  沈默摇头笑道:“不见得。”

  “哦?拙言有何高见?”李县令微微抬起眼皮道。

  “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学生看来,这次先生没有上去,却是一件好事。”沈默微笑道。

“先生没有上去,却是一件好事。”——从坏事中你要能说出好事,通常对方一定会有兴趣听下去。


二、给出推理依据,但结论要让对方来说

说服说服,往往大家都觉得滔滔不绝舌绽莲花才能“说服”对方。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你说得越是激昂,对方却越是顽固得像个不开口的蚌。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就算他理智上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情感上,他还是不能接受。哪怕他已经反驳不了你,他最后也可以说:“你说的都对,我偏不喜欢。”你也没辙。

如果对方是你上司,那更是要当心,不能显得那么咄咄逼人。

那么,沈黙是怎么做的呢?

  “先生莫急,听学生为您分说。”沈默淡淡一笑道:“学生听说朝廷要特设东南六省总督,统筹整体抗倭,请问先生可有此事?

  李县令颇为意外的看他一下,想不到这小子消息竟如此灵通,便微微点头道:“据说是有此事,但陛下并未表态,因此设立与否还在两说。”

  “八成是要设的!”沈默笃定道:“先从东南局势看,已经远超过朝廷的预料。学生观察去年全年的战例,竟有八成以上是发生在两省交界处。这说明倭寇已经抓住我大明卫所各自为战的弊病,专门在两省交界处登陆,一旦遇到官兵主力便窜入邻省,我军却只能隔省而叹,无法追击。所以设立总督,统一调兵,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李县令微微颔首,听沈默继续道:“再从朝廷近期的一系列人事任命看……去年年末,已经被定成死罪的福建都指挥佥事卢镗出狱,仍以都司在福建备战抗倭。与他同时论罪的李显也得以起复,为总兵官,在广东备倭;腊月里,广东都指挥佥事俞大猷奉命带兵北上,为宁台参将,负责浙东、苏南平倭;正月里,以能用兵闻名的南京兵部郎中谭纶,任台州知府;又有任环、汤克宽等骁勇善战之辈,也从各地被调往东南……请问先生,这说明什么?

沈黙用“好事说”引起县令兴趣之后,并没有接着说好在哪里,突然荡开一笔,看起来是闲闲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

接着,表现了自己的消息灵通,一条条情报列给县令,明明想说什么,却偏偏在最后关头问:“这说明什么?”

再接着看。

  李县令坐直身子肃容道:“朝廷已经将抗倭视为头等大事,要集中我大明的精英良将,全力以赴的稳定东南局势。”不知不觉中,李县令已经用上了讨教的语气:“这么说,新任绍兴知府也必然精通用兵之道了?”

  “是的,绍兴府濒临大海,居于南北要冲,一旦全面抗倭,必然是战略重镇。”沈默缓缓点头笑道:“我想问一句,先生懂兵法、会打仗吗?

问到这里,沈黙已经完成了一次“水到渠成”的说服。

县令觉得所有结论都是自己推论出来的,沈黙提供的不过是一些客观事实。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沈黙的结论——这是一件好事。

但,这对沈黙的局来说,不过是个开始。


三、捧+引,让对方主动做事。

捧,就是奉承。

引,就是引诱。

一边用奉承让对方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更开放,更愿意接受挑战,另一边,就用利益去引诱他,让他发现奉承得来的劲儿可以往哪里使。

  沈默摇头笑道:“先生是当局者迷,学生是旁观者清,算不得什么的。”

  这话让李县令十分舒服,想一想,他便郑重其事道:“既然大明有事,我李云举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要抗倭还未成功,这个县令就一直当下去。”除了士大夫忠君爱国的情操之外,他这话里也包含着几多无奈……一旦真要开始全面抗倭,绍兴地处战场前沿,递辞呈就等于临阵脱逃,然后被逮进刑部大牢,身败名裂,贻笑千年。

  “大人高义!实乃晚生后辈之楷模。”沈默自然能体会他的心情,先是一脸钦佩的称赞,马屁之后便接着安慰道:“大人,国家有事,正是您建立功业之时,只要兢兢业业三五年,别说知府,就是布政使也不在话下。”战争是官员飞快晋升的阶梯,对于纯文官来说也是如此,当然前提是一直不犯错误,把上峰交代的事情办好。

看这段,沈黙的捧+引实在是用得炉火纯青。

再看下文,就算沈黙马上接近自己的目标,他也仍然是用暗示,让对方说出关键词——难民。

  只见那李县令摇头笑道:“老夫不图升迁,只求能为抗倭大业出一份绵薄之力。”说着却又按捺不住的问道:“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给新任知府大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沈默轻声道:“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了……而且他既然身负重任而来,权柄自然重于一般知府,您应该首先调整好心态。”

  李县令点头道:“不错,具体呢?”人就是这样,一旦信服之后,便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懒得自己动脑子。

  沈默心说‘可算绕到这了。’便一脸平静道:“既然和府尊大人一损俱损,那他的麻烦大人就不能不管啊!

  “他有什么麻烦?”李县令说完便恍然道:“城外的难民!”

  “先生英明。”沈默先赞一声,又沉声道:“府尊大人身负众望,必然为中枢瞩目,一旦难民处置不当,难免会影响他在朝中大员心中的形象,他必然会对先生不快。”说着单拳轻轻一握道:“反之如果先生把这件事处理好了,让府尊大人脸上贴了金,想必他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李县令面色阴晴不定的寻思片刻,终于沉声道:“好吧,开仓放粮!”说着从座位上站起来道:“拙言你慢用,本官现在就出城面见府尊大人!”

写到这里,是沈黙的胜利,是沈黙话术的胜利。

但下面这段,却是作者的胜利——

  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沈默长舒口气,他这番苦心劝说,其实不止是为报答李县令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是他想帮帮城外的难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说殷小姐便从外埠调来了数船粮米,散发给难民;比如说长子每天从城上往下系饭团子。而沈默认为,他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夹一筷子牛肉,细细的品尝起来,他满足的闭上了眼睛。

在本文开头,读者并不知道沈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以为他要安慰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李县令,帮助他看清时事,发现机会,重新振作。

但到最后,作者却笔锋一转,透露出沈黙的最终目的,原来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在城外的难民。如此天外飞仙,飘然而来的一剑,怎不让读者如痴如醉?

哎,读了如此好文,我也只能切片盛出,细细品尝,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评论

热度(54)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